白內障去除加人工水晶體植入 動畫模擬
我國近年來隨著人口結構高齡化,白內障患者也日增,且年齡越大,罹患比例也越高。統計顯示,七十歲以上平均每十人之中即有四至五人罹患白內障。「白內障晶體乳化術」超音波探針震碎眼內混濁晶體,再予分解清除;由於手術切口小、無縫線、無散光、復原快速,可迅速解決白內障患者的視覺不佳困擾,這對為白內障的患者而言,是項新的選擇。
白內障是指眼內晶體出現混濁不清現象,傳統的白內障手術,不管是較早的囊內晶體摘除術或目前常施行的囊外晶體摘除術,均須切開一至一點二公分寬的傷口,才能取出眼球內的水晶體。而且也必須採用有較多併發症的眼球後麻醉,患者也要留院觀察一到二天才能出院。
新的白內障晶體乳化術,只須將直徑很小的探針伸入眼內,利用超音波軟化晶體混濁物,分解後再透過探針吸除,病人的視力因手術切口較小,且傷口不須縫合,所以不會產生亂視、散光等不良反應,視力恢復迅速。也因傷口較小,降低發炎機會,完全不用擔心傷口破裂等問題,另外採用眼球周圍麻醉,極少有副作用,病人也不需住院。
過去十多年來及目前各醫院廣泛使用的囊外水晶體摘除術,雖然百分之九十的病人手術後,獲得良好的視力,但此種手術仍有缺點,如手術後一個月會有嚴重的散光、複影等問題,視力模糊,需三個月後散光才會逐漸減退,但多數患者仍會有殘餘的散光而無法正。

白內障去除加人工水晶體植入 手術過程